百姓医院网-未经本站允许,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。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:linghunposhui@sina.com
Copyright ©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百姓医院网 WWW.cscaijing.COM 版权所有
功能主治 ![]() 利水消肿;清热解毒。主湿热痢疾;黄疸;水肿;小便不利;热毒痈肿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15-30g;或作羹。外用:适量,捣敷患处。 注意 肠胃虚寒者慎服。 附方 ①治一切痈疽:春夏用茎,冬月用子,就于根侧导取,捣烂敷之。用菜亦可。②治数种疔疮:马蹄草、大青叶、臭紫草各等分。擂烂,以酒一碗浸之,去滓,温服。(《经验良方》) 各家论述 1.《别录》:主消渴,热痹。 2.陶弘景:补,下气,杂鳢鱼作羹,亦逐水。 3.《唐本草》:久食大宜人,合鲋鱼为清羹,食之主胃气弱,不下食者至效,又宜老人。 4.孟诜:和鲫鱼作羹,下气止呕。少食补大小肠虚气。 5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热疸,厚肠胃,安下焦,解百药毒。 6.《医林纂要》:除烦,解热,消痰。 7.《本草再新》:疗百毒,清诸疮。 8.《本草汇言》:莼菜,凉胃疗疽,散热痹之药也。此草性冷而滑,和姜醋作羹食,大清胃火,消酒积,止暑热成痢。但不宜多食久食,恐发冷气,困脾胃,亦能损人。 9.《本经逢原》:莼性味滑,常食发气,令关节急,患痔漏、脚气、积聚,皆不可食,为其寒滑伤津也。《千金方》治热泻呕逆漏气,泽泻汤、麦门冬汤并用之,取其清胃脘之热逆也。 摘录 《中华本草》 |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