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健康 > 内容

专家:脆性骨折患者术后应及早接受抗骨质疏松干预治疗

   时间:2025-10-24 21:01     来源:中新网     阅读量:17347   
 

“骨质疏松症是一种‘静悄悄的流行病’,以骨量减少、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,导致骨强度下降,骨折风险显著升高。”上海的骨质疏松与肌少症专家盛辉教授20日对记者介绍。

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,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、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结合中国骨质疏松症防控现状,共同发布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:“健康体重,强骨健身”,希望培养全民科学管理体重、强骨健身的健康素养,助力真正实现健康骨骼。

上海市浦江人才、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与肌少症科主任盛辉教授告诉记者,骨质疏松症具有患病率高,致残率致死率高和低认知率、低诊断率、低治疗率三大特点。据悉,中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群规模庞大,其中女性占大多数;需要管理的低骨量人群更为庞大。

这位专家表示,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1年内死亡率达20%,存活下来的50%会致残。一项大型流调显示:上海地区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仅为7.4%,诊断率仅为6.4%,治疗率只有30%。另外,在已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中,仅有约30%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。

-->

“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,威胁患者生命,并引发沉重社会经济负担。因此,提升社会大众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,意义重大。”盛辉教授直言。大型研究显示,骨质疏松患者一旦发生脆性骨折,如果没有抗骨质疏松治疗,再次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极大升高,如发生骨折后,没有干预,术后1年内再次骨折风险增加2.7倍。其中女性再次骨折风险明显高于男性。

盛辉教授表示,这种骨折后再次骨折风险增加的情况,在术后2年内特别明显,而2年内再次骨折风险明显增加的现象被称为“迫在眉睫”的骨折。这种现象会持续至少10年甚至更长。因此,曾发生脆性骨折的民众,一定要在术后及早进行抗骨质疏松的干预和治疗。

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系列研究显示,骨骼是人体运动系统的核心支撑结构,其健康状态与机体生命质量和多种机能息息相关,骨骼健康是维系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石,骨质疏松症对身心造成不利影响;科学管理体重与骨骼健康密不可分。

这位专家直言,无论是体型过瘦还是过胖,都会对骨骼健康带来不利影响。如何做好“健康体重强骨健身”,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建议公众定期监测体重、体脂率、肌肉围度等指标,根据身体变化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,保持适宜体重;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,比如可选择“有氧+力量+平衡”相结合的多种运动模式,增加肌肉力量,改善平衡能力,减少跌倒风险。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,应尽早进行骨密度检测。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,应在医生指导下,接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。

盛辉教授介绍,其所在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已启动多学科合作模式,成立了骨质疏松与肌少症科,并将筹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症诊治中心,联合骨科、疼痛科、康复科、中医科以及营养科等,开设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管理联合门诊、骨质疏松疼痛联合门诊、肌少性骨质疏松症联合门诊,尽量减少骨质疏松骨折和再骨折的发生,实现健康老龄化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gg

点亮患者眼中的光平行病历

点亮患者眼中的光平行

“孙潇,23床今晚做睡眠监测,病人已经在病房了。”推开2

加快推进三甲医院网上问诊

加快推进三甲医院网上

得了不治之症或者严重疾病的人会想去更大的医院,所以各地的

坚持持续精准服务好重点人群

坚持持续精准服务好重
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9日召开第二次全国农村疫情防控调度会

新冠、罕见病等用药进医保平均降价超六成——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看点解读

新冠、罕见病等用药进

阿夫定片等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已纳入医保,新进药品通过谈判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