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姓医院网-未经本站允许,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。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:linghunposhui@sina.com
Copyright ©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百姓医院网 WWW.cscaijing.COM 版权所有
|
进入冬季 “干燥”模式直接开启 暖气加持下更是“火上浇油” 不少人会出现
口干舌燥、眼睛干涩等不适 但要是补水后 这些症状还持续数月未缓解 甚至出现 皮疹、关节痛等症状 可得警惕了! 或许是干燥综合征找上门 “干燥”也是一种病? 干燥综合征不是简单的“缺水”,而是一种慢性、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会侵犯唾液腺、泪腺等外分泌腺,导致口干、眼干等症状,如果不及时治疗,还可能会引起其他脏器损害。 你以为它很罕见? 干燥综合征并不罕见,全球患者约有千万,在我国,干燥综合征患病率约为0.29%-0.77%,老年人患病率为3%到4%,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。 身体发出的 “干燥警报” 千万别忽视 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就像 “温水煮青蛙”,初期表现往往不明显,极易和普通缺水症状混淆。但只要细心观察,便能发现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: “口”干舌燥 吃馒头、饼干等干性食物必须用水送服,或频繁饮水,夜间因口干醒来;或多发龋齿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。 “眼”如砂磨 持续性眼干、异物感、烧灼感,需频繁眨眼才能缓解;或畏光、见风流泪、视力波动或下降。 “鼻喉”不适 鼻腔干燥易出血;喉咙干痒,持续干咳无痰,声音嘶哑。 “全身”报警 无法解释的持续性疲劳或关节肌肉酸痛;反复出现的腮腺/颌下腺肿大,或不明原因的紫癜样皮疹等。 谁更容易被 “干燥” 盯上? 干燥综合征不是 “随机攻击”,以下人群需要特别留意: 性别差异:女性患者占比超 90%,尤其是 40-60 岁的中年女性; 遗传因素:家族中若有类风湿关节炎、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患者,患病风险更高; 环境影响:长期处于空调房、空气干燥地区,或经常接触粉尘、化学物质,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。 如何“对抗干燥”? 精准治疗 口干:使用人工唾液,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促进唾液分泌的药物; 眼干: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,避免长时间看屏幕; 全身症状:若出现关节痛、内脏受累,需用免疫抑制剂,但必须遵医嘱使用。 日常护理 口腔护理:饭后用温水漱口,每天用牙线清洁牙齿,定期看牙医,预防龋齿。 眼部保护:避免揉眼睛,空调房放加湿器,外出戴防风镜; 生活习惯:少喝咖啡、浓茶,多吃梨、银耳、百合等润燥食物;避免熬夜,适度运动。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干燥综合征是 狡猾的“全身性免疫病” 警惕“口干眼干”之外的 身体小信号 及时就医排查、科学护理 保持适量运动和良好心态 别让 “干燥” 偷走你的舒适感哦 监制:吴闯 |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